當天氣進入到秋冬轉換之際,氣溫一下熱一下冷,最常聽到一聲💥”碰”💥,磁磚因為熱脹冷縮不是翹起就是爆開,也就是俗稱的”彭共”。
昂睦在這邊提醒大家若發現磁磚有裂縫時,可先敲敲看磁磚表面,若只有一兩塊隆起破裂,進行修復即可,千萬不要這片地板或是牆壁爆光光才後悔莫及🤦♀️🤦
一般來說家中地磚隆有四大原因:
1、地磚縫隙尺寸處理不當,磚與磚之間的縫隙太小,就容易引發磁磚層的拱起現象。
2、裝潢的時候,師傅鋪貼磁磚若整平方式偷工減料,也會造成磁磚翹起現象。
3、另外就是在貼地板磁磚時,最初鋪設的水泥地面的品質較差,磁磚的水泥與原來的地面結合度不佳,地磚隆起的問題也是很常見。
4、當氣溫變化劇烈變化時,最容易導致磁磚爆裂,無論任何品牌或是材質的磁磚都會受到熱脹冷縮影響,遇到太大的溫差變化,爆裂的情況時有耳聞。
昂睦提醒各位,若磁磚爆裂面積沒有很大的話,要趕緊找施工團隊敲破切開,否則底下的空氣產生推擠效應,一些不夠牢固的磁磚就會一直被擠壓出來,到時磁磚就像跳舞一樣🤸♀🤸,一塊塊隆起,到時修補會非常不容易喔。
要怎麼處理磁磚彭共?
昂睦處理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打掉重鋪,另一種則是局部修復,說明如下:
(一)地板磁磚打掉重鋪
當家裡遇到大面積的磁磚爆裂、隆起,也就是整個地面結構已經被破壞,如果單單只要局部修復,全部重新鋪設雖然會比較花時間、費用高一些
但是打掉重鋪,才能確保每一個地方都可以獲得較好的施工水準,這是一個比較安全的作法。
如果選擇全部打掉重做,這麼浩大的工程建議昂睦多年來的經驗豐富,可視家庭需求與我們討論是要改用木紋地板或是一樣鋪設磁磚。
(二)局部修復磁磚
若發現家中磁磚只有輕微裂縫時,可先觀察地板表面,如果只有三到四塊隆起破裂,那麼趕緊進行局部修復即可,否則等到整片澎共,再請地板修繕來處理,那絕對非常劃不來。
昂睦所提供的磁磚修補技術有五大特點👍:
尤其灌注修補工法與傳統泥作工法最大不同在於灌注修補工法不需要敲除磁磚,另外除了方便針頭注射,必須切開磁磚的切割聲外,幾乎沒有噪音跟灰塵
通常只要一兩天時間就能完工,民眾不必搬家拆裝潢,施作費用也最經濟實惠
而且灌注工法最大特點就是不會有水泥,所以施工的時候,不會讓家裡灰塵滿天飛舞,不需要二次清潔
我們的施作案例
局部施工
地板重鋪
臺灣氣候溫差大,有時也有地震,磁磚膨脹爆裂問題時有耳聞,所以平時要觀察磁磚是否有隆起或輕微裂縫的現象,建議就要及早處理與補強
當您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或是臉書,拍照給昂睦專業施工團隊,讓我們搞定您家中磁磚爆裂的問題喔💪
連絡電話:03-667-0518
公司地址:300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二段8號
FJ1548RGRFG165VRGR |
地磚使用的時間久了,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那麼地磚爆裂拱起的原因是什麼呢? 苗栗浴室整修瓷磚高低不平修復
一、地磚爆裂拱起的原因是什麼呢
1、自爆,地磚鋪設的時間久了也會出現自曝,因為室內溫度變化導致瓷磚受到牆體的壓力,時間久了就會自爆。 新竹牆壁磁磚裂開收費
2、熱脹冷縮,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夏季,不同材料的伸縮係數不一樣,牆體的主要材料為鋼筋混凝土,與它比起來瓷磚的伸縮性數要小很多,那麼當溫度變化時,瓷磚幾乎沒有變化,即溫度下降時牆體就會收縮,而瓷磚收縮的很慢,這就會使瓷磚被牆體擠爆。
3、粘合劑品質差,一般鋪貼瓷磚都會拿水泥砂漿為粘貼劑,將水泥與砂漿依照1比1的比例配比,假如配比不恰當,則無法達到需要的粘度,新竹牆壁瓷磚裂開收費此外砂子的含土量太高或品質不達標,也會導致粘貼不牢固,從而出現瓷磚空鼓、脫落的情況。
二、瓷磚鋪貼的注意點是什麼呢 新竹地磚膨拱翻修費用
1、選購瓷磚時要確保外層包裝上面的各種標識齊全,像是型號、顏色、尺寸等等。
2、同一平面施工的瓷磚型號與尺寸必須統一,否則就會影響到整體的美觀。 桃園新建磁磚工程高低不平修復
3、鋪貼瓷磚以前需確保牆面平整穩固,因此需對牆面做處理,像是找平、噴水、除雜等等。 桃園浴室整修瓷磚收費
4、鋪貼的時候必須做好各個步驟的檢查與複查,假如是大面積的施工領域,需將它分成幾個小湯圓來檢驗,正常是每50平米當做一個檢查單位。
新竹外牆磁磚脫落翻修推薦小編總結:以上就是地磚爆裂拱起的原因,從上述文章我們可以看出,導致它爆裂拱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具體是哪一種?
只要依據自家的實際情況來判斷。我們在處理這種問題時,需依據它的緣由來選擇恰當的方法,這樣才能夠在達到修理目的的同時避免很多麻煩,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新竹地磚膨拱高低不平修復
用什么對抗生活 你跟我說某個人多么優秀多么出色,我可能還不感興趣,但說到她有個不一樣的特質我會感興趣。因為這些才是可以學習的。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門羅,是個家庭主婦,人到中年才開始寫字,每天都寫,從未停下來過。家里四個孩子,忙完孩子就是寫字,也不認為自己寫得多好。她說:“生活瑣瑣碎碎,寫字也就是出口,我每天對自己的寫作有個定量,強迫自己完成。這和年齡增長有關。人們變得強迫自己做某些事情。配合寫字的是每天步行五公里。如果我知道有哪天我沒有辦法走那么多,我必須在其他時間把它補回來。”她說,這其實是在保護自己,這么做會讓你覺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規矩和習慣,就沒有什么可以打敗你。 她是不是得諾貝爾獎我不關心,在這之前我也沒看過她的作品,但我真的為她的好習慣喝彩。 村上春樹年過半百,每天都在長跑,從未間斷過。他只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耐力。他說,跑步時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思考,可以聽音樂,可以漫無目的地放松,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我不認為自己喜歡村上的書,但我倒是欣賞他的方式。到一定年齡,才知道人真的需要堅持點什么來“對抗”生活的無能為力。 沒有人天生是奇才,只是他們一定有個好習慣讓他們看起來不那么失敗。他們有自己對抗世界的方式,這個方式不是怨言不是憤世嫉俗,而是悄悄地改變著自己。 著名作家卡夫卡當了一輩子公司小職員,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一個作家,卡夫卡沒當這個職員,也許寫得更多,但也可能寫得更少,無所成就。所以,你處于什么位置,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一種個人的品牌。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個人。卡夫卡只是安安分分當個小職員,業余做點喜歡的事,互不干擾,他不抱怨不糾結,不整天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 看過蔡瀾先生提到的一件小事:他去一家餐廳吃飯,看到一個小伙扮著小丑,用球扎出各式各樣動物圖形,把來吃飯的孩子逗得很開心,每周來兩次各一個小時,一次700元,這只是他的副業,主業是送快遞,蔡瀾先生問他怎么學得的這一手絕活兒,他笑著說,自學,買書自學,多試幾次就會啊,可以增補收入,還能很開心,何樂而不為?蔡瀾先生佩服不已。(www.lz13.cn)他如果只是抱怨他爹媽拼不過別人,工作太辛苦,整天愁眉苦臉,那么他的生活過得怎樣可想而知了。他有屬于自己“對抗”世界的方式。 木心先生說,如果研究麻將,堅持研究五年,你都會不一樣。試著鉆一件事情試試。對抗生活,除了動嘴,找點別的方式吧。 再說一件不起眼的事,我的一位友人說她父親看上去特別年輕,為什么?每天飯后散步時帶上一把熟花生米,幾十年都這樣。花生米,這么簡單,但你試試每天吃,把枯燥的事重復一千遍試試吧。 前幾天,有朋友推薦我看譚元元的芭蕾舞視頻,她說她每天早上起來時就要看這么一段,享受毛孔被喚醒的感覺,譚元元的名氣我不太了解,但我記住了她某次訪談中的一段話:“比如你一個星期休息兩天,但你如果超過兩天,第三天你就會覺得什么東西不對勁了。每天訓練,肌肉對于你的動作產生記憶,形成自然反應。一旦你停下來,這種肌肉反應馬上就減弱了。所以舞蹈最辛苦的不是動作,是日復一日,重復做著已經做過無數次的動作。僅此而已。” 慢下來,我們要學會聆聽生活 我們選擇的不是工作,是生活 有過痛,才懂得生活分頁:123
張曉風:只因為年輕啊 ⒈愛——恨 小說課上,正講著小說,我停下來發問:“愛的反面是什么!” “恨!” 大約因為對答案很有把握,他們回答得很快而且大聲,神情明亮愉悅,此刻如果教室外面走過一個不懂中國話的老外,隨他猜一百次也猜不出他們唱歌般快樂的聲音竟在說一個“恨”字。 我環顧教室,心里浩嘆,只因為年輕啊,只因為太年輕啊,我放下書,說: “這樣說吧,譬如說你現在正談戀愛,然后呢?就分手了,過了五十年,你七十歲了,有一天,黃昏散步,冤家路窄,你們又碰到一起了,這時候,對方定定的看著你,說: ‘XXX,我恨你!’ 如果情節是這樣的,那么,你應該慶幸,居然被別人痛恨了半個世紀,恨也是一種很容易疲倦的情感,要有人恨你五十年也不簡單,怕就怕在當時你走過去說: “XXX,還認得我嗎?’ 對方愣愣的呆望著你說: ‘啊,有點面熟,你貴姓?” 全班學生都笑起來,大概想象中那場面太滑稽太尷尬吧? “所以說,愛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 笑罷的學生能聽得進結論嗎?——只因為太年輕啊,愛和恨是那么容易說得清楚的一個字嗎? ⒉受創 來采訪的學生在客廳沙發上坐成一排,其中一個發問道: “讀你的作品,發現你的情感很細致,并且說是在關懷,但是關懷就容易受傷,對不對?那怎么辦呢?” 我看了她一眼,多年輕的額,多年輕的頰啊,有些問題,如果要問,就該去問歲月,問我,我能回答什么呢?但她的明眸定定的望著我,我忽然笑起來,幾乎有點促狹的口氣。 “受傷,這種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個完完整整不受傷的自己做什么用呢?你非要把你自己保衛得好好的不可嗎?” 她驚訝的望著我,一時也答不上話。 人生世上,一顆心從擦傷、灼傷、凍傷、撞傷、壓傷、扭傷,乃至到內傷,那能一點傷害都不受呢?如果關懷和愛就必須包括受傷,那么就不要完整,只要撕裂,基督不同于世人的,豈不正在那雙釘痕宛在的受傷手掌嗎? 小女孩啊,只因年輕,只因一身光燦晶潤的肌膚太完整,你就舍不得碰碰撞撞就害怕受創嗎! ⒊經濟學的旁聽生 “什么是經濟學呢?”他站在講臺上,戴眼鏡,灰西裝,聲音平靜,典型的中年學者。 臺下坐的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而我,是置身在這二百人大教室里偷偷旁聽的一個。 從一開學我就昂奮起來,因為在課表上看見要開一門《社會科學概論》的課程,包括四位教授來設“政治”“法律”“經濟”“人類學”四個講座。想起可以重新做學生,去聽一門門對我而言嶄新的知識,那份喜悅真是掩不住藏不嚴,一個人坐在研究室里都忍不住要輕輕的笑起來。 “經濟學就是把‘有限資源’做‘最適當的安排’,以得到‘最好的效果’。” 臺下的學生沙沙的抄著筆記。 “經濟學為什么發生呢?因為資源‘稀少’,不單物質‘稀少’,時間也‘稀少’,——而‘稀少’又是為什么?因為,相對于‘欲望’,一切就顯得‘稀少’了……” 原來是想在四門課里跳過經濟學不聽的,因為覺得討論物質的東西大概無甚可觀,沒想到一走進教室來竟聽到這一番解釋。 “你以為什么是經濟學呢?一個學生要考試,時間不夠了,書該怎么念,這就叫經濟學啊!” 我愣在那里反復想著他那句“為什么有經濟學——因為稀少——為什么稀少,因為欲望”而麻顫驚動,如同山間頑崖愚壁偶聞大師說法,不免震動到石骨土髓格格作響的程度。原來整場生命也可作經濟學來看,生命也是如此短小稀少啊!而人的不幸卻在于那顆永遠渴切不止的有所索求,有所躍動.有所未足的心,為什么是這樣的呢?為什么竟是這樣的呢?我癡坐著,任淚下如麻不敢去動它,不敢讓身旁年輕的助教看到,不敢讓大一年輕的孩子看到。奇怪,為什么他們都不流淚呢?只因為年輕嗎?因年輕就看不出生命如果像戲,也只能像一場短短的獨幕劇嗎?“朝如青絲暮成雪”,乍起乍落的一朝一暮間又何嘗真有少年與壯年之分?“急把盞,夜闌燈滅”,匆匆如赴一場喧嘩夜宴的人生,又豈有早到晚到早走晚走的分別?然而他們不悲傷,他們在低頭記筆記。聽經濟學聽到哭起來,這話如果是別人講給我聽,我大概會大笑,笑人家的濫情,可是……。 “所以,”經濟學教授又說話了,“有位文學家卡萊亞這樣形容:經濟學是門‘憂郁的科學’……” 我疑惑起來,這教授到底是因有心而前來說法的長者,還是以無心來渡脫的異人?至于滿堂的學生正襟危坐是因歲月尚早,早如揭衣初涉水的淺溪,所以才凝然無動嗎?為什么五月山桅子的香馥里,獨獨旁聽經濟學的我為這被一語道破的短促而多欲的一生而又驚又痛淚如雨下呢? ⒋如果作者是花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詩選的課上,我把句子寫在黑板上,問學生: “這句子寫得好不好?” “好!” 他們的聲音聽起來像真心的,大概在強說愁的年齡,很容易被這樣工整、俏皮而又悵惘的句子所感動吧? “這是詩句,寫得比較文雅,其實有一首新疆民謠,意思也跟它差不多,卻比較通俗,你們知道那歌辭是怎么說的?” 他們反應靈敏,立刻爭先恐后的叫出來: 太陽下山明早依舊爬上來, 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的開。 美麗小鳥飛去不回頭, 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那性格活潑的干脆就唱起來了。 “這兩種句子從感性上來說,都是好句子,但從邏輯上來看,卻有不合理的地方——當然,文學表現不一定要合邏輯,但是我還是希望你們看得出來問題在哪里?” 他們面面相覷,又認真的反復念誦句子,卻沒有一個人答得上來。我等著他們,等滿堂紅潤而聰明的臉,卻終于放棄了,只因太年輕啊,有些悲涼是不容易覺察的。 “你知道為什么說‘花相似’嗎?是因為陌生,因為我們不懂花,正好像一百年前,我們中國是很少看到外國人,所以在我們看起來,他們全是一個樣子,而現在呢,我們看多了,才知道洋人和洋人大有差別,就算都是美國人,有的人也有本領一眼看出住紐約、舊金山和南方小城的不同。我們看去年的花和今年的花一樣,是因為我們不是花,不曾去認識花,體察花,如果我們不是人,是花,我們會說: ‘看啊,校園里每一年都有全新的新鮮人的面孔,可是我們花卻一年老似一年了。’ 同樣的,新疆歌謠里的小鳥雖一去不回,太陽和花其實也是一去不回的,太陽有知,太陽也要說: ‘我們今天早晨升起來的時候,已經比昨天疲軟蒼老了,奇怪,人類卻一代一代永遠有年輕的面孔……’ 我們是人,所以感覺到人事的滄桑變化,其實,人世間何物沒有生老病死,只因我們是人,說起話來就只能看到人的痛,你們猜,那句詩的作者如果是花,花會怎么寫呢?” “年年歲歲人相似,歲歲年年花不同。”他們齊聲回答。 他們其實并不笨,不,他們甚至可以說是聰明,可是,剛才他們為什么全不懂呢?只因為年輕,只因為對宇宙間生命共有的枯榮代謝的悲傷有所不知啊! ⒌高倍數顯微鏡 他是一個生物系的老教授,外國人,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退休了。 “小時候,父親是醫生,他看病,我就站在他旁邊,他說:‘孩子,你過來,這是哪一塊骨頭?’我就立刻說出名字來……” 我喜歡聽老年人說自己幼小時候的事,人到老年還不能忘的記憶,大約有點像太湖底下撈起的石頭,是洗凈塵泥后的硬瘦剔透,上面附著一生歲月所沖積洗刷出的浪痕。 這人大概注定要當生物學家的。 “少年時候,喜歡看顯微鏡,因為那里面有一片神奇隱密的世界,但是看到最細微的地方就看不清楚了,心里不免想,趕快做出高倍數的新式顯微鏡吧,讓我看得更清楚,讓我對細枝未節了解得更透澈,這樣,我就會對生命的原質明白得更多,我的疑難就會消失……”“后來呢?” “后來,果然顯微鏡愈做愈好,我們能看清楚的東西,愈來愈多,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我并沒有成為我自己所預期的‘更明白生命真相的人’,糟糕的是比以前更不明白了,以前的顯微倍數不夠,有些東西根本沒發現,所以不知道那里隱藏了另一段秘密,但現在,我看得愈細,知道的愈多,愈不明白了,原來在奧秘的后面還連著另一串奧秘……” 我看著他清癯漸消的頰和清灼明亮的眼睛,知道他是終于“認了”,半世紀以前,那意氣風發的少年以為只要一架高倍數的顯微鏡,生命的秘密便迎刃可解,什么使他敢生出那番狂想呢?只因為年輕吧?只因為年輕吧?而退休后,在校園的行道樹下看花開花謝的他終于低眉而笑,以近乎撒賴的口氣說: “沒有辦法啊,高倍數的顯微鏡也沒有辦法啊,在你想盡辦法以為可以看到更多東西的時候,生命總還留下一段奧秘,是你想不通猜不透的……” ⒍浪擲 開學的時候,我要他們把自己形容一下,因為我是他們的導師,想多知道他們一點。 大一的孩子,新從成功嶺下來,從某一點上看來,也只像高四罷了,他們倒是很合作,一個一個把自己盡其所能的描述了一番。 等他們說完了,我忽然覺得驚訝不可置信,他們中間照我來看分成兩類,有一類說“我從前愛玩,不太用功,從現在起,我想要好好讀點書”,另一類說:“我從前就只知道讀書,從現在起我要好好參加些社團,或者去郊游。” 奇怪的是,兩者都有輕微的追悔和遺憾。 我于是想起一段三十多年前的舊事,那時流行一首電影插曲(大約是叫《漁光曲》吧),阿姨舅舅都熱心播唱,我雖小,聽到“月兒彎彎照九州”覺得是可以同意的,卻對其中另一句大為疑惑。 “舅舅,為什么要唱‘小妹妹青春水里流(或“丟”?不記得了)’呢?” “因為她是漁家女嘛,漁家女打魚不能上學,當然就浪費青春啦!” 我當時只知道自己心里立刻不服氣起來,但因年紀太小,不會說理由,不知怎么吵,只好不說話,但心中那股不服倒也可怕,可以埋藏三十多年。 等讀中學聽到“春色惱人”,又不死心的去問,春天這么好,為什么反而好到令人生惱,別人也答不上來,那討厭的甚至眨眨狎邪的眼光,暗示春天給人的惱和”性”有關。但事情一定不是這樣的,一定另有一個道理,那道理我隱約知道,卻說不出來。 更大以后,讀《浮士德》,那些埋藏許久的問句都匯攏過來,我隱隱知道那里有番解釋了。 年老的浮士德,坐對滿屋子自己做了一生的學問,在典籍冊頁的陰影中他乍乍瞥見窗外的四月,歌聲傳來,是慶祝復活節的喧嘩隊伍。那一霎間,他懊悔了,他覺得自己的一生都拋擲了,他以為只要再讓他年輕一次,一切都會改觀。中國元雜劇里老旦上場照例都要說一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說得淡然而確定,也不知看戲的人驚不驚動),而浮士德卻以靈魂押注,換來第二度的少年以及因少年才“可能擁有的種種可能”。可憐的浮士德,學究天人,卻不知道生命是一樁太好的東西,好到你無論選擇什么方式度過,都像是一種浪費。 生命有如一枚神話世界里的珍珠,出于砂礫,歸于砂礫,晶光瑩潤的只是中間這一段短短的幻象啊!然而,使我們顛之倒之甘之苦之的不正是這短短的一段嗎?珍珠和生命還有另一個類同之處,那就是你傾家蕩產去買一粒珍珠是可以的,但反過來你要拿珍珠換衣換食卻是荒廖的,就連鑲成珠墜掛在美人胸前也是無奈的,無非使兩者合作一場“慢動作的人老珠黃”罷了。珍珠只是它圓燦含彩的自己,你只能束手無策的看著它,你只能歡喜或喟然——因為你及時趕上了它出于砂礫且必然還原為砂礫之間的這一段燦然。 而浮士德不知道——或者執意不知道,他要的是另一次“可能”,像一個不知是由于技術不好或是運氣不好的賭徒,總以為只要再讓他玩一盤,他準能翻本。三十多年前想跟舅舅辯的一句話我現在終于懂得該怎么說了,打漁的女子如果算是浪擲青春的話,挑柴的女子豈不也是嗎?讀書的名義雖好聽,而令人眼目為之昏耗,脊骨為之佝僂,還不該算是青春的虛擲嗎?此外,一場刻骨的愛情就不算煙云過眼嗎?一番功名利祿就不算滾滾塵埃嗎?不是啊,青春太好,好到你無論怎么過都覺浪擲,回頭一看(www.lz13.cn),都要生悔。 “春色惱人”那句話現在也懂了,世上的事最不怕的應該就是“兵來有將可擋,水來以土能掩”,只要有對策就不怕對方出招。怕就怕在一個人正小小心心的和現實生活斗陣,打成平手之際,忽然陣外冒出一個叫宇宙大化的對手,他斜里殺出一記叫“春天”的絕招,身為人類的我們真是措手不及。對著排天倒海而來的桃紅柳綠,對著蝕骨的花香,奪魂的陽光,生命的豪奢絕艷怎能不令我們張皇無措,當此之際,真是不做什么既要懊悔——做了什么也要懊悔。春色之叫人氣惱跺腳,就是氣在我們無招以對啊! 回頭來想我導師班上的學生,聰明穎悟,卻不免一半為自己的用功后悔,一半為自己的愛玩后悔——只因太年輕啊,只因年輕啊,以為只要換一個方式,一切就扭轉過來而無憾了。孩子們,不是啊,真的不是這樣的!生命太完美,青春太完美,甚至連一場匆匆的春天都太完美,完美到像喜慶節日里一個孩子手上的氣球,飛了會哭,破了會哭,就連一日日空癟下去也是要令人哀哭的啊! 所以,年輕的孩子,連這個簡單的道理你難道也看不出來嗎?生命是一個大債主,我們怎么混都是他的積欠戶,既然如此,干脆寬下心來,來個“債多不愁”吧!既然青春是一場“無論做什么都覺是浪擲”的憾意,何不反過來想想,那么,也幾乎等于“無論誠懇的做了什么都不必言悔”,因為你或讀書或玩,或作戰,或打漁,恰恰好就是另一個人嘆氣說他遺憾沒做成的。 ——然而,是這樣的嗎?不是這樣的嗎?在生命的面前我可以大發職業病做一個把別人都看作孩子的教師嗎?抑或我仍然只是一個大年輕的蒙童,一個不信不服欲有辯而又語焉不詳的蒙童呢? 張曉風散文__張曉風作品集 張曉風:敬畏生命 張曉風:春之懷古分頁:123
有些所謂的“努力”,其實是毫無意義無價值的生命消耗 文/meiya 某一天的中午,我站在一個咨詢工作室的門口痛苦徘徊,因為我約的咨客馬上就要到了,但是咨詢室的門卻關著。我站在門口按了幾遍門鈴,無人應答,我打了幾通電話給工作室的兩位負責人,無人接聽。我猜想他們都不在工作室,這讓我感到萬分焦慮緊張,迅速調動起自己的腦細胞,想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想起自己曾經用過的另一個咨詢工作室,悲催的是我沒有存下他們的聯系方式,不過沒關系,我收到他們宣傳活動的微信,上面有聯系方式。于是我迅速地找到了電話,預約了時間和場地,比之前我和咨客約的時間晚了一個小時,我心里想:只能這樣的了,總比沒有強吧。接下來我又打電話給在路上的咨客,跟她談時間和場地變更的問題,她此刻正在出租車上。我掛了電話,走出小區,正準備往另一個場地趕,工作室的一個負責人回我電話,說工作室里有人,但因為在咨詢無法給我開門,讓我在門口等十幾分鐘。于是我打電話給我的咨客重新確定場地,然后打電話取消之前的場地預約…… 當這些事情完成之后,所有的紛亂塵埃落定,我長呼一口氣。咨客還沒有到,門也沒有開,我站在工作室門前耐心又安心地等待著。我有幾分鐘安靜思考的時間,想到的是:我工作真是努力和辛苦啊!我沉溺于那片刻的自我陶醉中,可腦中另一個聲音想起:你放屁,你哪里是努力,你分明是愚蠢和無能!如果不是你忘記提前電話預約,他們怎么會關門,你又怎么會如此狼狽? 如果那天我早一點起床,然后打電話預約場地和時間,我就不會在匆忙中趕到工作室,然后遇到這一系列的麻煩。我所謂的努力和辛苦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事先打一個電話就行了。 我所謂的“努力”,只是因為我自己做事情缺乏條理而導致的一系列的潰敗后采取的補救措施而已,這有什么值得我自我感動和肯定的呢? 我意識到這是我過去生活中諸多事情的一個縮影:我誤以為那些使自己遭受了一些痛苦但對結果沒有幫助的行為就是“努力”。這于我而言真是一個巨大的頓悟,讓我忽然明白了許多之前無法想通的事情。 幾個月前有一個編輯向我約稿,那是一套青少年叢書的序言,有8本書要寫8篇序言。寫作之前我們簡單溝通了下寫作的方向,即多多挖掘主人公身上的美好品質。3個多月后,我將自己辛苦工作后的成果8篇序言發給編輯。他讀過之后,覺得書評的質量和選取的視角等方面離他的要求還有距離,發給我幾篇序言做參考,提出了修改意見。因為對方提出的修改意見不夠具體,我評估之后,感覺要修改的地方有很多。而且稿費支付、圖書出版等時間難以確定,我無法接受。于是,我決定終止寫序言的工作,8篇稿子作廢,之前所有的辛苦付出全部如流水。 當時我想,為什么我這么“努力”,結果卻如此不好?后來我想明白了,是我自己的問題。當編輯和我說“要寫幾篇很好的序言”“要挖掘主人公身上的美好品質”時,我沒有進行具體化的溝通,沒有進一步詢問對方“如何才能算是好序言”“主人公身上的哪些品質可以深入挖掘”。如果我提前進行了更具體的溝通,對方就會在我動筆寫作前,將他覺得達到自己要求的好序言發給我做參考,而不是在我寫完之后。如果我在完成第一篇序言時就發稿子給對方審閱,那我就能夠及時知道自己在工作上的問題,也不會將問題進一步擴大,導致后面無力解決。 這兩件事都讓我看到我是多么把自己的愚蠢、無知、無意義無價值的消耗當成所謂的“努力”。 其實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并不是特例。 有個網友曾發微博私信問我:為什么我這么努力,總是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我四級考了兩次都沒有通過,這次第三次考試的結果出來了,還是沒有通過。我之前考一個會計上崗證也是這樣,我每天很努力但卻沒有多大提高。我這么努力,為什么就不能有收獲?我問他:你怎么努力的?他說:別人在玩的時候,我天天在自習室里學習,每天早出晚歸。 我覺得他說的事情很詭異,明顯違背因果律,跑到他的微博上瀏覽一番,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他的前一條微博說:我來到自習室學習啦!接下來的每一個時段,他都轉發了各種搞笑的段子和一些其他微博。我想起他還經常到我微博上點贊和留言。于是,我腦中浮現的畫面就是:他一天在自習室的學習其實都是拿著手機在刷朋友圈刷微博,在點贊和轉發。這種他所謂的努力,其實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并沒有真正努力到點子上。 我最近收到了另一封郵件:“我是一個每天都很忙很忙的人,因為我覺得自己有好多事情要做,想珍惜每分每秒充實自己,大學期間,不逃課,課余時間去圖書館看書,或者去做兼職,很少和朋友出去玩,大家覺得去娛樂場所很有趣,而我就會感到非常無聊,倍感壓抑,覺得這就是浪費時間。而我呢,整天腦袋昏昏沉沉,讀書也讀不進去,聽課也聽不進去……只有我知道根本原因,就是我壓根就沒學進去……而在老師同學面前,覺得我是個非常刻苦的好學生,而只自己才知道我就是個偽好學生……考研復習期間也是心情壓抑,一點都學不進去,整半天是自己騙自己玩呢。” 這讓我想起一個朋友,他在一家單位上著班,同時自己正在創業,做一家小型軟件公司。他一天到晚非常忙碌,每次朋友聚會,總見他在不停地打電話,接電話。他覺得自己在職場上很努力很拼搏,而我們這群熟悉他的朋友則將他的這種努力命名為“瞎搞”。他生活中非常典型的事件是這樣的:跟客戶見面開會,談論軟件開發的需求,由于開會之前他沒有看客戶發來的資料,再加上在開會時沒有認真聽取客戶的意見,理解客戶的需要。回去之后,他讓手下員工做出來的產品離客戶的需要差距很大。然后,客戶進行投訴,他這邊廂罵員工,那邊廂給客戶道歉,要求寬限項目周期……他的生活總是如此循環反復。他的創業公司剛開始擁有的客戶還很多,現在一個又一個的客戶都不再與他合作了。 最近聽說他短短一個月搬家三次,還因為很小的事情跟某個裝修公司打起了官司。我問一個朋友:他不是很忙嗎?怎么還有時間折騰這些啊?朋友回答:有的人因為自身無能,所以要折騰出很多的事情讓自己去忙碌,用來增加自己那可憐的自我價值感,同時得以忘記和逃避自己的無能。 這回答真是太犀利了! 我想起了自己學習英語的事情。有一天我在家收拾床頭的櫥柜,發現了好幾本筆記本,每一本里都記滿了英語單詞、短句還有語法知識,筆記記得整潔又認真,接著我想起自己曾經還記過類似的幾大本有關英語學習的筆記,然后我整個人就不好了……為什么我這么努力記筆記,卻學習不好英語?帶著這樣的疑問我繼續走在學習英語的這條不歸路上。 一天晚上,我在背雅思英語單詞,男朋友忽然和我說:別背了,你根本就沒有用心學,在自欺欺人罷了!這句話像電流一樣穿過我的全身,也讓我瞬間找到了“為什么我這么努力,卻學習不好英語”的答案。其實我也不是真的很努力,我只是一個勁地做英語學習的筆記,但從來都不會翻看自己做過的筆記;我聽各種各樣的聽力材料,但從來不會聽一個材料重復三遍以上;我背誦單詞,但總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我所謂的努力學習其實只是為了告訴自己和別人:你看,我有在努力呢!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筆記做得非常認真,但是學習效果并不理想的人;總有一些在圖書館“努力”學習了一天又一天,但是該不通過的論文和考試還是不通過的人;總有經常出入健身房,但是一點鍛煉結果都沒有展現的人……并不是他們太笨,而是因為他們的努力并不是真正的努力,他們要么沒有選擇在正確的方向上堅持行動,要么只是看起來努力,采用無效的努力方式,沒有做到專注和用心。比如,看起來那么早去自習的人,卻只是拿著手機點了無數個贊;看起來在圖書館坐了一天,卻真的只是坐了一天用手機看玄幻小說……他們同我一樣,把自己的愚蠢,自欺欺人,無意義無價值的消耗當成了努力。 看到有些人夸耀自己的努力拼搏,什么天天只呆圖書館,熬夜看書到天亮,多久沒有放假休息……其實如此痛苦的努力并不值得夸耀,而是需要嚴肅地審視。那些所謂的艱苦努力,是否是你的愚蠢,你的自欺欺人,你的無意義無價值的自我消耗?這是我們教育的誤區,以為時間的投入必然帶來成功,我們鼓吹艱苦奮斗,提倡的努力模式也是“今天痛苦,明天就幸福”,什么“十年寒窗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海無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來”……但是如果沒有在正確的方向上,以有效的方式努力,那所有的吃苦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那些真正努力的人,也許并沒有這么勤奮,也不用過得那么痛苦,因為他們并不期待短期努力即刻就有巨大的回報。他們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方向,以專注和熱情持續地澆灌,以一種正確的,智慧的方式緩慢但平和地前進著,他們可以一邊努力著一邊享受著當下的生活。他們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為了自己內心真正的追求。而這些有價值的努力,也一點一滴真正到達了他們的內心,變成了他們真正的能力。 今天不起眼的努力,成就明天的了不起 最可怕的不是很多人比你牛,而是比你牛的人比你還努力 比你努力的人那么多,你有什么資格抱怨?分頁:123